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04 11:09:51
責任編輯:羅思源
涓紫
近段時間,“垃圾分類”不管是在網絡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人們談論的焦點話題。“吃過的骨頭如何投放?”“用過的紙巾是否可以回收?”面對這些問題,很多人都不清楚。然而,早在多年前,“垃圾分類”就被提了出來,只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垃圾分類箱往往形同虛設。
如何讓垃圾分類成為全民的習慣與行動?這需要加強引導、因地制宜、持續推進,把工作做細做實,持之以恒抓下去,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推動市民人人動手,一起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推廣宣傳垃圾分類的方式,東坡區復興鄉村民利用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白馬鎮將垃圾分類箱直接“安置”在村民家門口,并教村民分類方法;中心城區不少小區組織安排志愿者,指導市民垃圾分類投放……如是種種,都體現了眉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努力和向往。
9月起,我市還將有25家單位開始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這一方面是在加強宣傳教育,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試點,帶動更多單位和市民正確進行分類,從而深化認識、培養一種習慣和自覺。
當前,全市上下都在倡導綠色生活。通過低碳出行、節約用水等細節,市民紛紛為保護環境作出積極貢獻。小習慣折射大文明,只要大家用心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用決心和態度去堅持垃圾分類,讓垃圾分類成為生活習慣,我們就能收獲更藍的天、更綠的地、更清新的空氣。
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習慣,期待全民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