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6-14 11:01:51
責任編輯:任楓楓
生態治理柴桑河。
在面臨空前的歷史機遇時,眉山天府新區堅定地選擇走綠色發展之路,加快解答跨越發展的綠色方程之步伐,在經濟增長和生態保護間求解最大值,積極推進天府公園城建設,推動新區走既“綠”又“富”的跨越發展路子。
筑牢綠色生態根基
打造生態“樣板區”
近年來,眉山天府新區圍繞建設“天府公園城 眉山創新谷”這一目標,筑牢綠色生態根基,打造綠色生態樣板區,取得顯著成效。
近日,記者在柴桑河河體整治及生態治理項目現場看到,60余名工人有的負責給公園小路砌磚,有的負責鋪設草皮,有的操作工程車進行駁岸修復……大家分工協作,有條不紊地對柴桑河項目示范段進行綠化施工。目前,示范段已經大體完工。
據了解,眉山天府新區柴桑河河體整治及生態治理項目占地面積約1560畝(104公頃),包括沿柴桑河岸線建設柴桑河生態公園片區道路、生態公園景觀、截污干管三大部分,其中水體面積55萬平方米。目前,項目整體工程量已完成約71%,正在實施項目綠化和路面結構工程,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全面竣工。
“項目完工后,不僅能有效處理河流上游的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改善周邊居民生活環境,為民眾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場所,還能為眉山天府新區的綜合開發、招商引資和三產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條件。同時,建成后的柴桑河濕地公園將和周邊鄉村旅游構成網絡,促進眉山天府新區城郊鄉村旅游發展。”眉山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擬從柴桑河外源減排、內源控制、水質凈化、補水調水、生態恢復五個方面入手,對柴桑河流域的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全面提升流域內生態環境質量。
柴桑河河體整治及生態治理項目是眉山天府新區未來城市發展配套的環境保護社會公益項目,是保護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重要屏障,也將有力推進新區高質量發展和天府公園城建設。
鼓足綠色發展后勁
推進環保問題整改
環境保護,不能只“建”不“管”,不能只“修”不“整”,建設和整改必須雙管齊下。
為促進生態環保工作抓全面、落實處,眉山天府新區全力推進突出環保問題整改,鼓足綠色發展后勁,在企業落后產能淘汰及轉型升級改造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位于眉山天府新區興盛園區內的四川興正源環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曾是一家傳統小規模制造企業,主要產品為無紡布,生產結構單一。因為園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品同質化競爭的加劇,公司一度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隨著新區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標準越來越高,為讓產品重新煥發生機,興正源的研發部門經過幾百個日夜的反復測試、實踐,充分利用衛生材料的防水性和透氣性,成功地將傳統紡粘無紡布技術完美融合到了農業防寒布、防草布上,實現了產品性能終極突破。新產品能夠自動降解,不僅解決了塑料垃圾污染問題,還確保了農產品的安全性,更能有效降低農民生產成本。
通過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如今興正源的環保防寒布和防濕布深受市場青睞,產品訂單不斷,轉型升級使興正源搶得了先機、占領了市場。
在新區管委會的支持下,該環保企業持續擴大規模,新廠預計將于2020年建成投運。據興正源公司總經理王蓉介紹,在技術改革基礎上,新廠投產后,預計企業總產值將達到2.5億元,實現翻番,利潤也將大幅增長到2000多萬元,稅收將達到1千萬以上。
以“興正源”為代表的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之路,只是眉山天府新區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眉山天府新區通過科學編制規劃環評“三線一單”,通過落實總量管控、空間管控、環境準入三個方面工作來合理布局產業。進一步嚴格“散亂污”企業整治,認真編制實施園區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對排查確定的“散亂污”企業依法進行關閉、規范整改和搬遷,計劃在興盛園區拆遷家私企業30戶、視高園區計劃拆遷電纜、制藥及機械加工類企業69戶,全力推進眉山天府新區突出環保問題整改,推動眉山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
萬曉紅眉山網記者 梁昊 文/圖
分享到